油墨中添加的干燥劑燥油引起的變色:深顏色的油墨應加入紅燥油,淺淡顏色的油墨加入白燥油,燥油的加入量不超過墨量的5%,如果用量超過20%以上使油墨變色,金紅墨若加入紅燥油容易變棕色,紅燥油本身帶有較深紫紅色,調配淡色墨會有些影響,但是燥油量小影響不太大。白燥油看上去沒有什么顏色,其實質是結膜之后呈現淡棕色,所以說調淡色墨用白燥油很多時,加快了油墨墨膜的氧化結膜干燥,顏色看上去鮮艷,但是,干燥之后會偏黃棕色。
印刷產品的褪色、變色主要是油墨性能問題,但是,也有的是由于印刷工藝術所致,以及油墨遇到酸堿、硫化物、醇類如:甲醇、乙醇(酒精)、丙三醇、表面活性物質等化學物質也極易引起褪色、變色問題。
一般情況下, 油性膠印油墨油墨均不耐堿性,印金的金墨、燙金的電化鋁箔遇到堿性會變成古黃色,且暗淡無光澤度,中藍墨遇堿就會褪色,鉻黃墨遇堿顏色變紅,所以都不能用以印制堿性物質的包裝印品。桃紅、翠綠、青蓮、品藍、射光藍等墨均不耐堿性,孔雀藍的耐堿性較好,紙張大部分均是呈弱堿性的,若是印刷肥皂、香皂、白堿等堿性物質包裝產品,就要考慮印品的耐堿、耐皂化性能。
在印后的加工要避免用含堿性的粘合劑對印刷產品墨色變色的影響,如泡花堿粘合劑是呈堿性不能使用,否則易變色,應選擇那些純天然、無污染、PH值=7,呈中性環保型的粘合劑為宜。
、油墨不耐醇而變色:膠印潤濕液中有乙醇、異丙醇。酒精潤濕具有:①潤濕性能好,在版面有很好的鋪展性能;②由于酒精具有一定的揮發性,版面水分轉移到橡皮布后,水分有一定程度的揮發,所以,紙張吸水量會減少;③酒精在揮發時,能帶走大量的熱量,使印版溫度降低,保證了油墨的流動性能。
膠印潤濕液除了用乙醇之外,還會使用丙三醇、聚乙二醇等醇類物質,酒精潤濕液印出來的印品,時間長后變色,說明油墨的耐醇性能差。
油墨不耐熱而變色和褪色:一般情況下,油墨耐熱度在120℃左右,金紅墨耐熱性更差,僅在70℃左右,印刷過程中油墨在墨輥和印版版面5000張/小時高速運轉,摩擦則會發熱一般在40~50℃,油墨在干燥過程中會釋放熱量,所以說堆墨的印品不要堆積過厚,要透風透氣,降低溫度,防止受熱變色。倘若印品在堆置干燥過程中過多過厚接近60~70℃時,金紅墨會變色、褪色,金紅墨+白墨+黃墨調配的淡肉色,以及其它淺淡色的墨,往往出現印時比較鮮艷,放置一段時間后,淡肉色則會變成偏黃色,這是金紅墨不耐熱的緣故。高壓鍋、打火灶、電飯鍋等廚具包裝使用時往往是油墨顏色不耐熱而變色和褪色。
紙張中的化學物質引起的變色:造紙時由于漂洗及加工過程中,紙漿中往往含有硫化物或其它化合物,由于制造方法不同,有的紙張呈酸性,或呈堿性,理想中的紙張PH值=7,呈中性,紙張的酸堿性都會影響墨色,特別是對淡色墨的影響。
紙張中硫化物或酸類物質與油墨中無機顏料起反應,當油墨連接料、色料在滲透進紙張纖維和紙面表層的氧化結膜干燥時發生變色,并使色澤變暗。
紙張內含有鐵化物可使淡色墨變成棕色,印金的金墨、燙金的電化鋁箔受到硫化物侵蝕易變黑并且光澤差。銅版紙表面的白色涂料和膠料若堿性強,與酸性的顏料鐵藍等起反應,容易發生變色現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