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綠色印刷替代傳統印刷
據我國新聞出版總署和環保部2011年聯合發布的《關于實施綠色印刷的公告》,“綠色印刷”是指“對生態環境影響小、污染少、節約資源和能源的印刷方式”。實施綠色印刷的范圍包括印刷的生產設備、原輔材料、生產過程以及出版物、包裝裝潢等印刷品,涉及印刷產品生產的全過程。可以說,綠色印刷始于原材料選擇,歷經生產、使用,終止于回收,在整個印刷生命周期里都要“綠”,都要與環境相協調。
業界認為,綠色印刷的主要特征是減量與適度、無毒與無害、無污染與無公害。減量與適度是指,綠色印刷在滿足信息識別、保護、方便、銷售等功能的條件下,用量最少、工藝最簡化的適度印刷;無毒與無害是指,印刷材料中不應含有毒物質,或有毒物質的含量控制在有關標準以下;無污染與無公害是指,在印刷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,均不應對環境產生污染或造成公害。
二、大豆油墨脫穎而出
女神油墨批發廠家告訴你在印刷行業使用的諸多原材料中,油墨的環境友好特性很早就受到業界的嚴格要求和控制。通俗地講,綠色油墨必須同時具有以下特性:①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含量低;②可再生資源使用多;③節能減排性能好;④遷移物質少。前三個特性很好理解,最后一個特性的“遷移”指的是,用來包裝食品的印刷品(譬如印有宣傳文字的包裝快餐的紙品),上面油墨中的有害化學物質轉移到食品中造成污染的過程。
在新型油墨研發和使用方面,美日近年來取得的技術進步較為突出。
三、印刷用紙也要“綠”
印刷行業用量最大的原材料是紙張。一般來說,紙張原料約一半來自木材,其中約16%用的是天然林木材,同時紙張的生產需要大量的水與能源。所以,控制好紙張的取材和加工對于印刷行業的綠色化來說,可謂意義重大。但是,紙張的前端管理在印刷行業內部無法實現,因此發達國家普遍對進入印刷進程之前的紙張進行綠色認證,以提高紙張的可循環性。
在日本,紙張的綠色規范能成為國家標準,是因為日本環境省根據“循環型社會形成推進基本法”所制定的“綠色購買法”,該法對紙張產品的綠色基準有明確詳細的規定。